DeepSeek在應用端的想象空間正在打開。
2月8日消息,QuestMobile的最新數(shù)據(jù)顯示, DeepSeek在1月28日的日活躍用戶數(shù)首次超越豆包,隨后在2月1日突破3000萬大關,成為史上最快達成這一里程碑的應用。
與此同時,多家汽車企業(yè)紛紛宣布完成與DeepSeek模型的深度融合。其中,吉利汽車宣布,其自研的星睿大模型與DeepSeek-R1已完成深度融合;嵐圖汽車宣布,嵐圖汽車的智能座艙已與DeepSeek完成深度融合;東風汽車也宣布,已完成DeepSeek全系列大語言模型的接入工作。
分析機構認為,DeepSeek-R1有望對智能座艙帶來催化。座艙是AI Agent載體,車企紛紛探索有關應用落地。R1模型有望帶來更優(yōu)的座艙交互體驗,座艙Agent將實現(xiàn)前所未有的功能提升,并有望孕育全新應用場景。
種種跡象表明,DeepSeek的持續(xù)爆火,正在為端側AI落地應用進一步打開想象空間。光大證券分析師劉凱在最新發(fā)布的研報中稱,第三方可以從DeepSeek-R1中蒸餾出更多版本的小參數(shù)模型并部署至手機、筆記本電腦、智能家居產品等各類終端中,預計將助力硬件銷量提升,并涌現(xiàn)出更多基于AI服務的付費點。
多家車企宣布
DeepSeek熱潮開始席卷汽車行業(yè)。
2月7日,吉利汽車宣布其自研的星睿大模型與DeepSeek-R1已完成深度融合。此次深度融合后,吉利將利用DeepSeek-R1模型對星睿車控FunctionCall大模型、汽車主動交互端側大模型等進行蒸餾訓練。
融合后的AI系統(tǒng),不僅能精準理解用戶的模糊意圖,準確調用約2000個車載接口,還能基于車內外場景主動分析用戶潛在需求,提供車輛控制、主動對話、售后等服務,大幅提升智能交互體驗。
同日,嵐圖汽車也宣布,嵐圖汽車的智能座艙已與DeepSeek完成深度融合,并計劃于2月14日啟動DeepSeek全民知識蒸餾訓練。通過與DeepSeek的深度融合,嵐圖知音的“逍遙座艙”將能夠實現(xiàn)多種功能,包括AI多語義指令識別、AI作詩、AI作畫、AI對聯(lián)、AI閑聊和AI信息實時檢索等。此舉預計將提升嵐圖車機AI的反應速度、準確度和擴展性。
東風汽車也宣布,已完成DeepSeek全系列大語言模型的接入工作,猛士、奕派、風神、納米等自主品牌車型將于近期陸續(xù)搭載應用。其中,東風猛士917汽車智能座艙已完成DeepSeek-R1模型的接入,預計在2025年4月通過OTA更新。
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日前在《行穩(wěn)致遠,2025向藍海進發(fā)》的開工信中也提到了DeepSeek,何小鵬表示,DeepSeek大模型給全球科技圈帶來震撼——它既實現(xiàn)了媲美OpenAI的體驗,又將成本壓縮到極低。未來十年,AI將驅動汽車發(fā)生遠超電動化的變革。
開源證券近期研報指出,DeepSeek通過對算法優(yōu)化,以有限算力開發(fā)出性能強勁模型,表明依靠算法優(yōu)化小算力亦有希望做到比肩世界一流的模型性能水平。DeepSeek-R1有望對智能座艙帶來催化。座艙是AI Agent載體,車企紛紛探索有關應用落地。R1模型有望帶來更優(yōu)的座艙交互體驗,座艙Agent將實現(xiàn)前所未有的功能提升,并有望孕育全新應用場景。同時該模型對算力的節(jié)約,也讓模型更容易在座艙端本地化部署,實現(xiàn)更優(yōu)體驗。
對于車企紛紛接入DeepSeek大模型的原因,東風汽車方面表示,其主要可實現(xiàn)三方面的用戶體驗升級:第一,突破傳統(tǒng)車機“一問一答”模式,車輛將能夠更精準地理解用戶指令,實現(xiàn)多輪對話和上下文理解,帶來更自然流暢的語音交互體驗;第二,場景理解更智能,進一步融合多模態(tài)感知決策能力,能實現(xiàn)對艙內場景與道路環(huán)境的深刻理解,精準識別駕駛員意圖;第三,功能迭代更快速,在知識蒸餾與強化學習等技術的賦能下,可實現(xiàn)大模型的持續(xù)學習與進化。
AI應用大爆發(fā)
種種跡象表明,DeepSeek的持續(xù)爆火,正在為端側AI落地應用進一步打開想象空間。
據(jù)了解,通過蒸餾,大模型推理能力可遷移至小參數(shù)模型,能夠大幅提升AI部署的靈活性。光大證券分析師劉凱在最新發(fā)布的研報中稱,蒸餾模型有1.5B、7B、8B、14B、32B、70B等多個版本,雖然蒸餾會損失部分能力,但更小的參數(shù)意味著更大的靈活性。第三方可以從DeepSeek-R1中,蒸餾出更多版本的小參數(shù)模型并部署至手機、筆記本電腦、智能家居產品等各類終端中,預計將助力硬件銷量提升、并涌現(xiàn)出更多基于AI服務的付費點。
端側AI落地來勢洶涌,其前景也得到了產業(yè)鏈人士的證實和看好。據(jù)《科創(chuàng)板日報》,一家存儲芯片廠商人士稱,DeepSeek對于AI端側的存儲有積極的影響,目前尤其看好端側AI智能眼鏡產品的落地。從行業(yè)來看,海外公司Meta的AI眼鏡是32GB容量+2GB的配置,大模型在其中已經(jīng)能夠當成本地化工具來使用,而未來可能智能眼鏡存儲容量還要加大。
華安證券分析師陳耀波表示,端側實現(xiàn)AI能力需要端側AI大模型的落地。從國內手機整機廠商看,均推出文檔摘要、AI修圖等端側AI功能,包括華為的盤古模型、小米的MiLM、vivo的藍心大模型等,基于DeepSeek-R1在推理能力上表現(xiàn)出色,若能進入AI智能終端,將推出具有強大AI功能的產品,有望提升用戶體驗。
越來越多個人開發(fā)者低成本的AI模型部署實踐,讓公眾更加清醒地認識到,AI普惠時代已來,端側AI落地箭在弦上。PC產品被認為是端側AI模型落地的首站。有供應鏈人士認為,當前更大的想象空間還在智能眼鏡、AI玩具等智能體等應用中,DeepSeek帶來的輕量化模型,將為智能終端行業(yè)帶來積極影響。
另外,DeepSeek為國產硬件端發(fā)展爭取更多空間。目前,阿里、騰訊、超算互聯(lián)網(wǎng)等算力平臺,均已經(jīng)上線DeepSeek系列模型。在算法和算力網(wǎng)絡的共同優(yōu)化之下,云計算平臺對DeepSeek模型進行適配并提供服務,降低了終端接入大模型的成本和部署門檻。
以阿里云為例,用戶無需編寫代碼,即可云上一鍵部署DeepSeek-V3、DeepSeek-R1,實現(xiàn)從模型訓練到部署再到推理的全過程,極大地簡化了AI模型的開發(fā)流程。在價格成本方面,阿里云服務用戶可選取公共資源組搭配節(jié)省計劃,或購買預付費EAS資源組等方式來節(jié)約成本。超算互聯(lián)網(wǎng)平臺則無需用戶部署或進行復雜操作,可開箱即用DeepSeek模型,并提供不限量免費體驗服務。
責編:羅曉霞
校對:王錦程